(資料圖)
通過測量蜂群附近的電場,研究人員發現這些昆蟲可以產生和雷暴云一樣多的大氣電荷。這類電荷能影響天氣、幫助昆蟲尋找食物,或幫助蜘蛛在空中遠距離遷移。這項研究表明,生物可以對大氣電流產生影響。相關論文10月24日發表于《交叉科學》。
“我們一直在研究物理學是如何影響生物學的,但在某個時刻,我們意識到生物學可能也在影響物理學?!闭撐牡谝蛔髡?、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生物學家Ellard Hunting說,“我們感興趣的是不同的生物如何利用幾乎無處不在的靜電場?!?/p>
和大多數生物一樣,蜜蜂也天生帶電。研究小組發現,蜂群會改變100~1000伏特/米的大氣電流。研究小組開發了一個模型,可以預測其他昆蟲的此類影響。
“昆蟲群如何影響大氣電流取決于它們的密度和大小?!闭撐墓餐髡?、布里斯托大學生物學家Liam OReilly說,“我們還計算了蝗蟲對大氣電流的影響,因為蝗蟲的數量驚人——在460平方英里范圍內,不到1平方英里就有8000萬只蝗蟲。它們的影響可能比蜜蜂大得多?!?/p>
論文共同作者、雷丁大學大氣物理學家Giles Harrison則表示,跨學科思維在這項研究中很有價值——電荷似乎只存在于物理學中,但實際上整個自然界對大氣中的電都可能有影響。(馮維維)
相關論文信息:
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cub.2022.09.032